漫步西安城墙,感受千年长安的古韵绵长;攀登大雁塔,回望万国来朝的繁华大唐;参观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欣赏最早记载“中国”一词的何尊;前往华清池,享受舞剧《长恨歌》的视听盛宴;登上宝塔山,追忆红色岁月……
文脉绵长,弦歌不辍。陕西,历史沉淀与现代创新相融合,传统与时尚相得益彰,展现出绚丽多彩的风貌。
1月,《石峁遗址志》获陕西省第16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数度“石破天惊”的发现引发中外学者的广泛热议,石峁遗址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多样性和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提供了全新资料。
每逢节假日,古都西安便跻身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列,来自全世界的游客齐聚于此,感受千年长安的古韵绵长……
厚植文化根基,勇立发展潮头。陕西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持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一幅新时代文化发展的生动图景,正在陕西徐徐展开。
红色文化
放射时代光芒
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大礼堂上方的红旗迎风飘扬。一件件革命文物,仿佛洗礼心灵的生动书卷,描绘着往昔峥嵘的红色岁月。
每逢假期,金延安旅游度假区游人如织。今年国庆期间,万名游客在巨幅国旗下共同歌唱《我和我的祖国》。华灯初上时,大型红色沉浸式歌舞剧《延安十三年》让游客在行进式观看中,深入了解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
红色文化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蕴含着党的精神基因和力量源泉,记录了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伟大征程。
陕西现有涉及红色文化A级旅游景区70多家,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141处、各类革命纪念馆76座,有依托革命文物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3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10处。
每一项理论成就、每一种伟大精神、每一个历史时刻,都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见证。积极传承红色基因,续写红色文化的新篇章,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便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陕西的红色文旅资源以及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红色精神,成为弘扬红色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最生动的“教材”。
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薛家寨景区的红军桥上,数百名游客共同高举巨幅国旗,合唱《歌唱祖国》献礼国庆。
商洛市商州区的月亮湾革命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静默矗立,烈士的光荣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当地几代人。
红色资源是红色文化的载体,红色基因是红色文化世代传承的密码。红色资源在三秦大地落地生花。它们见证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奋斗岁月。
如今,葛牌老街上仍保存着红二十五军军部旧址、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旧址,峥嵘岁月在这里展现,红色记忆在这里苏醒。
渭华起义纪念馆与雄伟高大的渭华起义烈士纪念塔相映生辉。这里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缅怀先烈,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吴起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见证着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胜利结束,激励后来人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无数革命先烈、伟大革命精神、丰富的革命文物,都在持续地丰富红色文化的内涵;全国各地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和烈士陵园,都在叙述着革命的历程和英雄的事迹……红色基因已经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和心灵深处,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断克服困难,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新的胜利。
文韵悠悠
赓续文化根脉
12月4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观者如云。
“镇院之宝”何尊铭文中“宅兹中国”4字,是“中国”一词最早的实物见证;逨盘完整记录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12位周王的重要史事;四十三年逨鼎记录了最早的“任前廉政谈话”……经过时间磨砺的国之瑰宝,叙说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
走进陕西各大博物馆,仿佛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从史前文明的刀耕火种,到周秦汉唐的盛世风华。文物无声,历史有痕,见证着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沧桑岁月。
陕西作为“天然历史博物馆”,拥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4.9万余处、可移动文物774万余件、备案博物馆360座。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彬州大佛寺等世界闻名的历史古迹;有泾阳郑国渠、汉中三堰、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汉阴凤堰梯田4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历经沧桑而不朽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辉煌篇章,也是中华民族自豪与自信的源泉。
陕西深入实施“博物馆+”策略,整合文物资源,与多行业跨界合作,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当代生活。陕西依托多家国家和省级文创产业试点文博单位,每年开发受市场欢迎、大众喜爱的文创产品400余款,市场认可度逐渐攀升;通过实施“云展览”“互联网+文物教育”等30多个项目,逐步实现文物数字资源共享,用更接地气的方式让文物“活”起来,使数亿观众线上享受博物馆文化服务,不断推进博物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陕西始终将文物保护工作摆到重要位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积极履职尽责,不断推进新时代文物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文明立世,文化兴邦。1934年的宝鸡斗鸡台考古堪称陕西考古“第一铲”。考古人的步伐,从未停止。从举世瞩目的秦始皇帝陵到石破天惊的石峁遗址,从确立了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半坡遗址到持续取得重大考古突破的寨沟遗址,华夏民族的智慧创造,在三秦大地星罗棋布。
“陕西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在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深化考古与历史研究、文物活化利用、大遗址保护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陕西省文物局局长贾强说。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方明所去。探寻历史、立足当下、连接未来,方能将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中华文明展现在世人面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下一步,陕西文物系统将开展留坝、澄城等全域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工作试点,积极推出市场认可、群众欢迎、优势突出的文化创意产品,以高品质文化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文艺先锋
擦亮陕西名片
2月9日除夕夜,伴随着全民齐诵《将进酒》,龙年春晚西安分会场《山河诗长安》将万千观众带入盛世长安。
4月,陕西省首届非遗发展大会在西安举行,全方位展示陕西非遗保护传承有力有序的丰硕成果。
9月,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开幕,十三朝古都历史底蕴与丝绸之路上的电影文化在此碰撞。光影交错间,艺术拉开承接古今、连接中外的大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广大陕西文艺工作者立足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把握时代脉搏,高擎使命旗帜,奋力书写文艺精品的时代答卷。
11月,秦腔《无字碑》作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闭幕演出在西安开元大剧院上演。演出现场,观众感慨:“精彩!过瘾!”
12月,陕西再传捷报。在中宣部对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的表彰中,陕西话剧《生命册》、电影《长空之王》、电视剧《人生之路》、歌曲《一路生花》(2024特别版)、理论文章《延安〈讲话〉与中国文艺的文化创造》等5部作品获“优秀作品奖”,获奖数量居全国前列;陕西省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
文学陕军、爱赢国际影视、长安画派、陕西戏剧、陕北民歌等文化陕西的“金字招牌”,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夜色中的西安易俗社,大型夜游文旅体验项目“易俗社·梨园夜”吸引无数观众驻足,欣赏这千年不息的大秦正声。
大雁塔广场上,西安交响乐团户外公演如约举行。《长安别》《今夜无人入睡》等中外名曲音韵悠长,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场音乐盛宴。
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既是参与者、创作者,也是受益者、传播者。
截至目前,全省建成以城市书房、驿站为代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1800余个,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11月28日上午,“雁塔邀您 艺起精彩”非遗在社区体验推广活动在西安市雁塔区举行。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参加,现场氛围热烈,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撕纸画、传统扎染、非遗美食等特色鲜明的非遗体验活动精彩纷呈。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陕西充分挖掘利用地方优秀文化资源,加大优质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目前,陕西有陕北、羌族2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人类非遗、国家级非遗、省级非遗分别有4项、91项、766项。
从秦腔的激昂慷慨,到陕北民歌的高亢悠扬;从西安鼓乐的磅礴大气,到陕南小调的轻柔婉转;从剪纸的细腻精巧,到凤翔泥塑的生动传神,每一项非遗都以其特有的艺术形式,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文旅融合
打造“诗和远方”
西安大唐不夜城,游客与身着汉服的才子佳人擦肩而过。数十台唐文化主题演艺一步一景,游客宛如梦回大唐。
石泉、汉阴、留坝等“宝藏小城”既有好风景又有烟火气,成为顶流城市、顶流景点的“分流”担当,也开始一房难求。
太阳庙门街道,隔三岔五便有乐曲从街边的阳台传出。城墙根的“阳台音乐会”,将西安的古典与现代完美呈现。
当深厚文化底蕴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契合时代精神的传统文化让陕西文旅产业迸发新活力。
今年国庆假期,陕西文旅市场人气高涨,消费活力持续释放。全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4601.4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13%;游客总花费350.0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99%,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陕西以链群结合引领发展,锚定打造万亿级文旅产业集群的目标。突出最具基础、最有优势、最富活力的业态,布局建设8条重点产业链群,壮大产业集群、健全产业体系,全力创品牌、塑优势,优服务、提品质,抓调度、聚合力,重点文旅产业链实现量质齐增。”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杜金根介绍,今年一季度重点文旅产业链营收1799.92亿元,超预期5.86%。
追忆先人伟大创造,眺望未来数智融合,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呈现的道路上,陕西文旅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唐朝诡事录·西行》国潮沉浸剧场里,实景、演员与数字技术共同呈现一场穿越大唐的探案之旅,成为新晋“顶流”。
《赳赳大秦》《延安 延安》《长恨歌》《无界·长安》等演艺剧目通过多种多媒体技术手段,带观众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遥远的时空。
“爱赢国际以挖掘文化内核为主体,以讲好丝路故事、讲好陕西故事为目标,聚焦数字基建、数字运营、数字体验3个方向,完成了科技产业生态体系的初步搭建,新技术、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陕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冰介绍。
文化兴国,精神铸魂;文脉传承,艺海扬波。新的文化使命,需要新的书写。陕西正在复兴之路上昂首阔步——
不断夯实文化自信之基,不断巩固文化主体性,生动的中国故事在陕西讲述,灿烂的中国文化在陕西呈现,铿锵激昂的中国之声从陕西发出,传播到更遥远的地方。(记者:赵茁轶)